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运营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2025-04-05 18:21:56 运营 10人已围观

简介 详按朱熹两处所言,似又微有凿枘。...

相反,它的历史真实性完全可以建立在王安石诗歌的基础上,在这些诗歌里,佛教救世的思想得到了动人的表达。

这一点,从甲文和早期金文的"尸"字只是简单的人形,而没有"二"划可见。仁者人也,它本是人类(凡有"心"者)所特有和所必修的美德,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的天命之性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从孔子推崇"先进於礼乐,野人也"和"欲居九夷"的言论来看,他是把自己的仁学和尸(夷)风尸(夷)俗视同一体,并以之为美的。人们把这个新字镌刻在印玺上,说明它已被采用为贵族们的名号或标记,说明这一观念还是得到重视的。与郭店楚简同时的中山王鼎的仁字依旧从尸从二,另一同时兼同地的包山二号墓的仁字也是依然故我,便透露出革新并非易事。细察这些带心的字,仿佛都是为了强调其作为一种心态,以区别於对应的行为,而特意创造出来的。"夸"这个字,直到现在,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口语中,还常用来表示粗大、憨直、土气之类的气质和外观。

於是乎,新的领域孕育出新的理论,新的理论锻造出新的术语,新的术语有时会需要新的文字。因为我们注意到,中山王活动的年代在公元前310年前後,与郭店楚简主人的年代大体相当,两地同样标榜仁义,何以其仁之字形竟如此大不一样?尤有甚者,包山二号墓同郭店墓,同处一时,同在一地,同一个仁字也作两样写法,更令人大惑不解。犹如在旷无人烟的深山里听到了空谷足音,犹如在无比喧嚣的闹市中听到了天外之弦,这声音引领李贽步入了一新的精神故乡。

这不是来自此岸的东土俗世的声音,而是来自彼岸的西方佛国的声音,这声音从他灵魂深处发出而犹如神谕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[99]在这里,一直被他目为最英灵、真英雄的其先师王艮,由于未脱为殉名之儒,使李贽也义无反顾地与其划清了思想上的界限。而后儒之所以对原儒之不敬,恰在于后儒所讲求的乃是一种伪道学,而这种伪道学之道乃是李贽所谓的阳为道学,阴为富贵之道,其大讲超凡脱俗却痴心于人生的富贵,其侈谈身在局中,心在局外,却始终身心俱在局中。各从所好,各骋所长,无一人之不中用的社会,[28]乃是一个只就其力之所能为,与心之所欲为,势之所必为者以听之,则千万其人者,各得其千万人之心,千万其心者,各遂其千万人之欲的社会,[29]乃是一个夫天下之民,各遂其生,各获其所愿有,不格心归化者,未之有也的社会。

而在我看来,归根结底,这种差异最终根于对身道理解上的不同。[47]使李贽虽对个人的自由竞争不无热情讴歌,却也与社会中的弱肉强食的权力话语保持距离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这同时也决定了,李贽所追求的身道既为世间法,又为出世间法。吾道苟明,则吾之功毕矣。[98] 许苏民:《李贽评传》,第649页。这与其说是从事一种教派意义上的判教,不如说是从事一种思想脉络之梳理的源流考。

人臣挟大利以从事,故其行危至死,其力尽而不望。其身道本以道的世俗化为宗旨,但世俗化一旦推向极致,成为一种统治性的权力话语,它就会由入世、随俗流于一种阿世和媚俗,它就会使众生平等的人性之道变为弱肉强食的兽性之道,它就会从人性的解放走向人性的束缚和桎梏,它就会为人刚刚到手的自由重新戴上一具沉重的锁铐。在这个时代,法家的趋利避害、弱肉强食的原则作为社会的原动力,不仅驱动帝国专制机器的高效的疯狂的运转,而且由外在体制内化为人的深层心理,并深深植入并彻底俘获了我们民族的灵魂,使势利、世故、圆滑、老赖、投机取巧等等成为我们民族性格中根深蒂固、刻骨入髓的一部分,使人人只有托庇于法家的潜规则才能赖以存身。真理从来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,李贽的身道亦不例外。

后者在他给其心迩意密的女弟子澹然的信中表露无遗。[89]在这里,传统儒家的道不远人一变为李贽的佛不远人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关于后者,就不能不涉及到李贽为我们所推出的所谓三教异同论理论。也就是说,李贽所理解的释教,乃是一种穷究自己生死根因,探讨自家性命下落的宗教,乃是一种爱性命之极的存在主义式的宗教。

也就是说,李贽之皈依佛门,与其说是出于一种一时的权宜之计,不如说是出于一种深思熟虑的人生之举,也即出于李贽所自供的虽孤苦亦自甘之的为道日急。无疑,这一合题的提出,使李贽或为法家或为佛家这一问题,业已成为十足的伪问题,同时,甚至也使其自诩的实儒的学派身份亦最终失去了意义。故李贽所理解的佛教,实际上乃是一种存在主义意义上的宗教。也正是在这里——在这种既新奇又熟识的人性理解里,李贽如醒醉觉梦般地发现,自己又重新回归了中国古代那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的传统,发现其跋涉不已、尽其曲折所探寻的人生皈依,到头来依然再蹈故袭地以儒学为其不二法门,以儒教为其最高信奉,尽管他一度对孔子是那样出言不逊地大不敬,尽管他以对所谓酸儒、腐儒、迂儒、鄙儒、俗儒、名儒的力辟,素被时人目为对传统儒学一扫而空的反儒英雄。[107]这一三教同其元思想,又一次把我们引向了李贽所理解的《周易》。以推销产品为营生的工商业者自不待言。

为了说明这一点,让我们首先回到李贽的学说的真正的思想源头。在这封信中,他不仅告诉澹然参禅事大,回湖唯有主张净土,督课西方公案,[55]而且一反其所谓的何必龙湖而后可死,认定龙湖以为冢舍也这一说法,宣称湖上即我归成之地,子子孙孙道场是依,未可谓龙湖蕞尔之地非西方极乐净土矣,[56]龙湖这一远离尘世的蕞尔之地,竟成为西方极乐净土,竟成为他心目中的子子孙孙是依的道场,乃至其生命的归成之地。

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也许已完全无从知晓这段尘封的历史,但是我却相信,现代中国学术界的学者们对之一定是记忆犹新。众所周知,程朱理学所讲的天理人欲之辨实际上是公私之辨,即使李贽先师的王阳明的心学,由于主张从一念发动处克去私欲,主张以所谓的万物一体之仁为念,同样也使其学说以破私立公为人性箴言。

那么,到底是佛教中的什么东西使李贽对佛教是如此的心醉神迷,乐此不疲,使李贽有家弃家、有发落发地成为佛门的虔诚弟子,使李贽最终出尔反尔地竟然把龙湖视为其生命的皈依之地?为了回答这一问题,我们就不仅要回到李贽所生活的特定的时代语境,以及这种语境为李贽所引发的生命意义的危机,而且还要回到李贽所理解的佛教,以及这种为其所理解的佛教中的犹如精神解药般的真正胜义。既为生灭法,又为不生灭法,以至于世间托于出世间,生灭托于不生灭。

虽然这一故乡以其虚无缥缈看似乌有之乡,但却和李贽生活于其中的熙来攘往、声色犬马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,使李贽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。李贽在思想认识上是如此,其在人生践履上亦不例外。惟志在闻道,故其视富贵若浮云,弃天下如敝屣然也。然而,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无视二者之间思想上的巨大差异,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像批林批孔、尊法批儒运动中的御用文人那样,把李贽直目为是中国历史上新法家的代表,而将其思想不作区别地完全纳入法家的轨道。

[89]《李贽文集》第七卷,《道古录》,第376页。夫是以人主虽不口教百官,不目索奸邪,而国已治矣。

曰:佛在何处?曰:遍法界都是。[113] 《李贽文集》第七卷,《道古录》,第376页。

也正是在此理解的意义上,释教不仅深契人类宗教之真正教妙,而且也必然使我们得出,就其最终皈依之处而言,它与儒教二者实际上乃为殊途同归之道,因为一旦我们穷究和探讨我们人类的生死根因、性命下落,我们就会发现,儒释道三教皆共同地造端乎夫妇,皆共同地以男女夫妇为其生命的原始依据,我们就会发现,夫妇也,天地也,既已同其元矣,而谓三教圣人各别可乎? [105]其实,在李贽看来,这种同其元岂止仅仅决定了三教之不可各别,乃至它还最终也决定无论愚圣的天下众生之不可各别。也正是这种佛教,使人们在其所强调的所谓金刚不坏之性中,重新发现了儒家所强调的所谓至诚无息之理,使我们这个被外人目为只有肉体而没有灵魂的民族,恰恰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其自己精神的皈依,使中华帝国这一长期浸淫于世俗化生活中的无神论的国度,像其他有神论民族一样地衣被神恩的沐浴。

也正是这种佛教,在我们帝国日渐沦为动物王国之际,不仅以所向披靡之势迅速风靡整个中华大地,使其子民的坟墓成为佛国的发祥地,使其土地到处佛寺林立,乃至使佛教在中国得以有一观而必有十庙这一空前的礼遇,而且也趁虚而入地满足了国人嗷嗷待哺的灵魂,使上至梁武帝这样的皇帝下至凡夫俗子,无不对之趋之若鹜、望风顶礼。非闻道则未可以死,故又曰:‘吾以汝为死矣。[96]值得注意的是,近些年来,随着对李贽学说研究的日益深入,也随着所谓国学热的日渐升温,在国内外学界,人们对李贽本人及其学说所固有的儒家面相也多所发明,把李贽目为实际上是儒教信徒的看法也愈来愈占上风。一五八八年,李贽已年届62岁,也正是在这一年,他在麻城芝佛院剃发为僧,一了其所谓吾谓当此时,正好学出世法,直与诸佛诸祖同游戏也这一心愿,[49]并真正兑现了他所谓的欲真实讲道学的人,就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的人生诺言。

[43]《韩非子·扬权》[44]《李贽文集》第七卷,《九正易因》,第94页。此即荀子所谓的人情甚不美:人情甚不美,又何问焉?妻子具而孝衰于亲,嗜欲得而信衰于友,爵禄盈而忠衰于君。

[65]《李贽文集》第七卷,《永庆问答》,第319页。在这个时代,统治者给孔子戴上一顶阔的吓人的帽子,实际上却拉大旗作虎皮地借以推销其冠裳以吃人的吃人的霸道。

我们也才能最终理解为什么不仅黄宗羲在其《明儒学案》里,会对李贽之流的泰州学派遽下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,盖跻阳明而为禅这一归佛趋禅的断语,而且李贽本人也旗帜鲜明地宣布:真圣人必敬佛,真圣人之徒必不辟佛,[65]并不打自招地供认:果能知三身即一身,则知三世即一时,我与佛说总无二矣。在这个社会里,社会的统治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,却可以自享心逸日休之效,[32]而真正实现古圣人的无学无术的自然无为之道。

Tags: 团体意外险费率低 企业团体意外险投保却不足一成 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秦港煤炭调出量三周直降152万吨 众安在线颠覆传统保险发展 众安在线 保险创新的代表 保监会推进保险业各项改革 慧择吉祥高风险职业意外保险 高危职业人群的福音 安徽加大森林保险建设 中国平安2015“财神节”完美收官 销售火爆远超预期 近期北京食品安全调查结果公布 国电平煤40亿方煤制气项目开工 山东将增加长线“找煤”大军 “高原反应”身故不算“意外”? *ST金马成鲁能煤电整合平台 重组方案终获核准 如何购买高端医疗险最实惠 焦炭基本面继续疲弱 短期或将持续震荡 美国EERC在煤—生物质制航空燃料领域获突破 江苏前10个月保费收入不足400亿元 伪造事故现场可取吗? 山西焦化涉足原煤洗选业与煤化工  

站点信息

  • 文章统计185篇文章
  • 微信公众号: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

热门